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近日,外国语学院邀请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于雁山校区第五会议室开展题为“体认翻译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黄兴运博士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
王寅教授聚焦外语与汉语领域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问题,指出夯实理论基础需系统梳理西方哲学发展脉络及其衍生的语言学、翻译学流派,应推动前沿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深度融合,以构建中国特色体认语言学及体认翻译学体系,并将体认研究思路拓展至相关学科,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随后,王寅教授以“翻译即交际”的视角重新解读翻译史。王教授结合《红楼梦》成语英译、歇后语英译、电影名音译等案例,生动阐释了体认翻译学的实践应用价值。讲座尾声,王教授强调翻译与“认知”“现实”的紧密关联,指出体认语言学与翻译学最能体现新文科的跨学科特性,呼吁学者跨界联合共促发展。
本次讲座系统梳理了体认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为新文科语境下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拓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王寅教授的深入剖析使与会师生深刻认识到,体认翻译学是连接哲学、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键桥梁,不仅能够有力推动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也为深化跨文化认知与交流开辟了新路径。
(文/吕锡菻 图/外国语学院 编辑/武海燕 审核/江飞 赵萌萌 刘明录)
黄兴运博士主持
讲座现场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