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对外语教学形成挑战的当下,外语教学如何有效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从而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2024年9月26日,刘玉红教授在文二区219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英语教学的‘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旨在通过这一独特的文本分析与教学方法,提升师范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强化其家国情怀意识。英语教学法教研室的老师们出席本次活动,2022级英语专业全体学生及部分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王越老师主持。
刘玉红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的内涵和教学应用。她指出,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还能立足文本,走向生活,走向时代,在读与写的互动中做到言之有物,文之有采。在讲座中,刘教授通过具体的课文案例,展示了如何以产出为导向,运用“三义三向”法去赏析课文的语境义、修辞义、谋篇义这“三义”,同时关注横向思维、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这“三向”思维,从而实现从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此外,刘教授还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文本分析中的重要性。她认为,通过“三义三向”法的训练,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这种能力对于未来从事跨文化交流、国际事务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最后,刘教授与现场的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她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此次讲座不仅为英语专业大三的师范生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学习视角,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刘玉红教授的指导下,这些年轻学子将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2022级英语专业 文:覃慧媛 图:记者团 审核:朱神海、江飞)
刘玉红教授作题为“英语教学的‘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的讲座
王越副教授主持讲座
外院师生认真聆听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