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个人简历
姓名 | 金哲 | 性别 | 男 | 籍贯 | 吉林龙井 | |
民族 | 朝鲜族 | 出生年月 | 1963年12月 | |||
所在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原山东大学) | |||||
联系方式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育才路20号(541004) | ||||
电话 | 13906311538 | |||||
邮箱 | jz2013@sdu.edu.cn |
一、教育背景
1983.09—1987.07:吉林省延边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系,学士
1994.09—1997.07:吉林省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朝鲜语言文学系,硕士
2000.09—2006.10:吉林省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朝鲜语言文学系,博士
二、行政职务与专技职称
2024.01— 至今: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聘请教授
2017.07—2024.06: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博导
2016.09—2017.06: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2015.04—2024.06: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博导
2008.09— 至今: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
2003.07—2016.08:山东大学(威海)韩国学院,副教授、硕导、副院长
2002.03—2002.09:韩国仁荷大学校 韩国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访问学者
1997.07—2003.07: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外语系韩国语专业,副教授、系主任
1998.03—2002.03: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外语系韩国语专业,副教授、韩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1987.07—1994.08:吉林省延边第一师范,助教、讲师、学生处副主任
三、学术兼职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分会中韩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推荐专家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分会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会会员
韩中人文学研究学会会员【韩】
亚细亚文化研究学会会员【韩】
中国语文研究会会员【韩】
四、研究方向与主讲课程
1、研究方向
中韩(朝)比较文学研究
中韩(朝)文学交流史研究
2、主讲课程
高级韩国语精读、高级韩国语阅读、中韩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外翻译理论、中韩文学关系研究、韩国文学史、韩国学研究方法、韩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等。
五、科研项目
1、“在中韩人无政府主义者柳基石和1925-1940年代中国媒体关联资料的发掘与研究”,主持,横向项目(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政府资助),2022.02-2023.01;
2、《1949-2019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译韩,监修,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参与(2/4),2020.07-2023.12;
3、“20世纪中韩文学交流编年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8.06-2022.06;
4、“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参与,国家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16.10-2022.09;
5、“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及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15.10-2021.09;
6、《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中译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014.07-2015.12;
7、“‘燕行录’中夷齐、孟姜女记录与朝鲜人中国文化认识”,主持,省社科一般项目,2013.06-2014.12;
8、“金光洲上海时期中文创作活动研究”,主持,横向项目(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政府资助),2017.05-2018.04;
9、“刘公岛景区公示语翻译”,主持,横向项目(威海刘公岛管委会),2016.07-2018.07;
10、“在华韩国语教育中韩国文化教育实践与模式研究”,主持,横向项目,2013.03-2014.03;
11、“韩国语速成教学方法与实践(2)”,主持,横向项目,2012.04-2013.04;
12、“校级精品课‘初级韩国语’”,主持,山大项目,2010.06-2013.06;
13、“近现代中韩文学交流史研究”,主持,横向项目(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政府资助),2007.09-2008.09;
14、“校级精品课‘初级韩国语’”,主持,分校项目,2006.06-2009.06;
15、“梁启超与韩国近代文学”,2/2,省级项目,2005.11-2006.12等
共18项。
六、学术著作及译著、代表论文
(一)专著及译著:
1、《1949-2019당대중국미학연구(1949-2019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李晓娜、金奎振合译,金哲监修, 学古房,2023.12,译著;
2、《金光洲文艺评论集》(中文版),景仁文化社,2020.09,共编,1/3;
3、《유불도 생태와 환경을 말하다(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景仁文化社,2017.05,译著,独立;
4、《20世纪上半期中朝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04,著作,独立;
5、《朴齐家诗文学与中国文学关联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08,著作,独立;
6、 《冬至使申在植的回忆录“笔谈”译注》,保景文化社[韩国]出版,2004.04,第2编者。
(二)代表论文
55、《李孝石和穆时英早期小说中的下层人物形象比较研究》,《韩中人文学研究》第83辑,KCI,2024.06,2/2(通讯作者);
54、《中韩‘不识镜’笑话比较研究》,《中国语文论丛》第116辑,KCI,2024.01,2/2(通讯作者);
53、《在华安娜及主义者柳基石于中国媒体关联研究—以新发掘的1925-1950年初资料为中心》,《泮桥语文研究》第65辑,KCI,2023.12,2/2(通讯作者);
52、《朝鲜朝归化后裔金少芝的东亚意识研究--以《逸园诗稿》为中心--》,《中韩语言文化研究》第25輯,一般刊物,2023.12,2/3(通讯作者);
51、《在华安娜及主义者柳基石于中国媒体关联研究—以新发掘的1925-1950年初资料为中心》,《泮桥语文》第65辑,KCI,2/2(通讯作者);
50、《渴望于失望:《桃花源记》与《遗失的桃源》互文性研究》,《东北亚外语研究》第3期,2023.07,1/2;
49、《现代作家胡明树笔下的朝鲜及朝鲜人的形象研究》,《中韩语言文化研究》第24輯,一般刊物,2023.06,1/2;
48、《上海时期金光州有关中国电影的评论研究—以1930年代“晨報·每日電影”中的电影评论为中心》,《语文学》第160辑,KCI,2023.06,1/2;
47、《1930年代中韩都市小说的另一种抵抗基调(倾向)—以李孝石和穆时英都市认识和女性表现为中心》,《韩中人文学研究》第77集,KCI,2022.12,1/2;
46、《明清时期‘燕行录’中孟姜女传说变异考——以‘情节’和‘人物’演变为例》,《东疆学刊》第3期,CSSCI 扩展版,2022.07,1/2;
45、《金光洲现代上海体验诗研究》,《亚细亚文化研究》第58集,KCI,2022.04, 2/2(通讯作者);
44、《再谈1920年代韩中文艺争论时期柳基石的无政府主义文艺认识》,《中国语文论丛》第107集,KCI,2021.10,2/2(通讯作者);
43、《从后殖民理论看李孝石长篇<碧空无限>》,《亚细亚文化研究》第57辑,KCI,2021.12,2/2(通讯作者);
42、《胡适对殖民地朝鲜的认识与人文交流》,《中国语文学》第72集,KCI,2020.11,1/2;
41、《论殖民地朝鲜知识分子金九经在华文化交流与其学术成就》,《東洋學》第80集,KCI,2020.07,1/2;
40、《旅居与传播:金光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第1期,CSSCI,2020.01,独立;
39、《20-30年代上海地区韩中电影人的艺术创作与抵抗殖民帝国主义话语研究》,《亚细亚文化研究》第51集,KCI,2019.12,2/2(通讯作者);
38、《韩国文学作品选读教育现状与未来课题》,《韩国语文学与地域研究中的韩中学术交流与成果》,韩国全南大学BK21事业团编,宝库社,2018.02;
37、《试论中国韩国语教材编撰现状及未来开发方向—以2000年至2015年韩国语教材为中心》,《语文论丛》第76集,KCI,2018.06,2/2;
36、《Chapter 2. How Korean Language Education Spread in Shandong, China》,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论文集,2017.12,1/2;
35、《上海‘晨報’副刊上发表的金光洲有关电影介绍及批评研究》,《亚西亚文化研究》第45集,KCI,2017.12,1/2;
34、《明末登州文人吴大斌与朝鲜文人交友关系研究——以燕行录中的唱和诗为中心》,《东方汉文学》第71集,KCI,2017.05,独立;
33、《金光洲西方文学认识及其传播研究——以刊登于上海‘晨报’的文章为中心》,《韩中人文学研究》第50集,KCI(权威),2017.04,独立;
32、《金光洲中国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研究》,《韩国近代文学与中国》,苏茗(소명音译)出版社【韩】,2016.07;
31、《浅谈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朝鲜女性形象》,《当代韩国》第4期,2015.12,1/2;
30、《明清时期朝鲜使臣中国认识变化研究——山海关诗为中心》,《亚细亚文化研究》第39辑,KCI,2015.09,1/2;
29、《现代文艺刊物中发表的金光洲文艺评论研究》,《韩中人文学研究》第47辑,KCI(权威),2015.06,独立;
28、《朝鲜朝文人对‘夷齐’的接受与认知研究》,《当代韩国》第3期,2014.10,1/2;
27、《‘燕行录’中孟姜女传说记录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第63号,KCI,2014.05,独立;
26、《无名氏韩人题材小说研究述评》,《黄海学术论坛》第二十辑,2013.09,1/2;
25、《在华韩国文化教育研究现状及任务》,《韩国语文化研究》第一卷【韩】,2013.03,1/2;
24、《胡适与20世纪上半期现代韩国文坛》,《韩中人文学研究》第38辑,KCI(权威),2013.02,独立;
23、《朝鲜诗人朴齐家与屈原的文学关系》,《东疆学刊》,CSSCI,2013.01,独立;
22、《试论楚亭朴齐家题画诗》,《黄海学术论坛》第十八辑,2012.08,1/2;
21、《浅谈‘东北作家群’作品中出现的‘他者化’的朝鲜人形象》,《韩中人文学研究》第35集,KCI(权威),2012.04,独立;
20、《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译介》,《当代韩国》第4期,2011.12,独立;
19、《巴金与‘阿里郎’民族》,《韩中人文学研究》第33辑,KCI(权威),2011.08,独立;
18、《试论北学派文人的中国小说观》,《韩中人文学研究》第30辑,KCI(权威),2010.08,独立;
17、《中国现代文学的传信者—丁来东——以50年代为中心》,《当代韩国》第3集,2009.12,独立;
16、《朴齐家的‘味’学观与中国诗学的关系》,《东疆学刊》,CSSCI(扩展版),2009.04,独立;
15、《从‘笔谭’看申翠微和清代文人交流情况及其学问倾向》,《亚细亚文化研究》第16辑, KCI,2009.05,独立;
14、《在中韩国语教育的过去、现状及其未来》,《韩中人文学研究》第24辑,KCI(权威),2008.08,独立;
13、《朝鲜朝朴齐家与屈原》,《亚细亚文化研究》第十四辑,KCI,2008.05,独立;
12、《朴齐家‘诗画境相通论’与中国文人画论》,《亚细亚文化研究》第十三辑,KCI(候补),2007.11,独立;
11、《金光洲与中国现代文学》,《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一辑,2005.08,独立;
10、《浅谈朝鲜诗人朴齐家对清代现实的认识》,《黄海学术论坛》第五辑,2005.04,独立;
9、《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播者—梁白华》,《黄海学术论坛》第三辑,2004.05,独立;
8、《尹永春与中国现代文学》,《韩中人文科学研究》第10辑,KCI(权威),2003.06,独立;
7、《试论李陆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与接受》,《当代韩国》冬季号,2002.12,独立;
6、《试论清代王士祯的诗歌对朝鲜文人朴齐家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0.12,独立;
5、《中朝文学交流:楚亭文学作品对清代文坛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期,1999.01,独立;
4、《试论朴齐家对清代文学的批评》,《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98.02,独立;
3、《金光洲前期小说研究—以1950年之前中国背景的短篇小说为中心》,《韩国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11,独立;
2、《浅谈李泰俊短篇小说的中所表现的民族意识》,《文学与艺术》第3期,2000,独立;
1、《对于‘檀君神话’译文中数字差异的考证》,《文学与艺术》第4期(第84号),1994,独立。
(三)教材编辑
1、《大学韩国语》(第3、4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9,副主编;
2、《大学韩国语》(第3、4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7,副主编;
3、《韩国概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01,合作编著。
七、获奖及荣誉
教学奖:
1、2014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大学韩国语(1-6册)》(国家级规划,2014.07),负责编写3、4册;
2、2014年获第一届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教材一等奖:《大学韩国语》(1-6册),负责编写3、4册;
3、2012年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韩国语(1-6册)》(国家级规划,2012.05),负责编写3、4册;
4、2017年获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科研成果二等奖:《20世纪上半期中朝现代文学关联研究》(专著类)。
荣誉奖:
1、2023年,山东大学优秀教师(提名奖)
2、2015年,山东大学(威海)优秀教师
3、2009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优秀教师
4、2008年,山东大学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