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旭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

2024-06-05 3817
分类:学院新闻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5月24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旭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在雁山校区文四区201为外院师生开展题为“跨学科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明录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参加。

      讲座伊始,张旭教授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列出的未来五大学科群出发,阐明翻译学及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接着,张旭教授从西方思想体系的演变讲起,引出对其影响颇深的米歇尔·福柯的历史观,即历史其本身往往是由观念、知识和话语组成,而这种历史往往又是断裂的和非连续的。张旭教授还对中国翻译家研究的五种类型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福柯的历史观提出翻译史研究的独到见解,即在大量翔实资料支撑下,编撰翻译家个人年谱。他指出,翻译史研究应当从小处着手,通过个案人物和文本的研究,在不同知识谱系框架内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以及能凸显本民族特质的东西。要从翻译讲中国的现代性和中国的发展,从翻译史研究角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互动交流环节中,老师和同学们就如何构建翻译研究体系、翻译史研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提问,张旭教授针对问题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融洽。张旭教授在翻译史研究方面不断深耕,针对各类史料旁搜博采、耐心求证,展现出极高的学术造诣,他站在跨学科角度对今后的翻译学发展提出的建议,。给师生们的翻译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张旭,回族,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国际学部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负责人。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先后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通讯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基金项目3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另有学术论文90余篇见刊海内外学术期刊。

 (文:朱方昕  图:刘丹阳  乔榆斐  审核:刘明录、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