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长谢世坚老师为2017级新生解读“大学生成才之路”
七月流火,夏韵余响,值此之际,外国语学院在开学季推出了“外院大讲堂”系列主题讲座,旨在以外国语学院优良传统引导新生们走出茫然,进而快速适应大学生活。2017年9月14日下午,待圆满结束了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后,外国语学院院长谢世坚老师为新生们带了一场题为“做人·读书·成才”的讲座。该场讲座也是新生们进入外国语学院以来的开学第一讲,在报告中,谢世坚老师谈学术、谈创新、谈为人之道,为新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
在讲座一开始,谢世坚老师就以我院一直坚持的口号“特色立院、质量强院、人才兴院”为新同学讲述了自身实力提升与学院发展齐驱并进的道理,点明了新同学未来的成才道路与学院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为人为学,品德为先”
谢世坚老师首先将为人之道作为重要内容提炼出来,引出了同学们对于“大学之道”的思考。他援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有”大学生、我校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以及学院院训“修身重德,学贯中西”,说明了品德的养成对大学生良才的重要性。同时,谢世坚老师指出,未来的人才发展需要“双商”,即“情商”和“智商”并驱,因此,对大学生品德的培育必不可缺。
院长谢世坚老师讲述“为人为学”之道
“打好基础,培养创新意识”
“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面对这一社会现实,谢世坚老师通过呈现详实的数据,以及展示外国语学院历来培养学生成才的多元目标,回答了该问题。他认为,按照外国语学院优秀的传统,新同学们必须在专业知识、学科理论、语言能力等基础方面下足功夫,并提出了一系列外语人才发展的硬指标。与此同时,谢世坚老师期望在座同学更要具有自觉的国际视野,从知识的沉淀中萌发创新意识,实现“积累知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转变。
紧接着,院长谢世坚老师与新同学们分享了他过去的求学生涯,以及在外国语学院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谢世坚老师以自身发展的故事教育同学“要成为一块海绵”,鼓励新同学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在座同学表示谢世坚老师的循循善诱让他们豁然开朗。
谢老师以自身故事循循善诱
最后,谢世坚老师以三个关键词——“自觉、勤奋、进取”寄语2017级本科新生,在全体新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外国语学院开学第一讲圆满结束。
文/常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