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北京语言大学吴福祥教授应邀莅临学院作主题为“动词重叠与动词小称”的学术讲座。讲座在育才校区文二北楼308会议室举行,由何彦诚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及文学院部分教师到场聆听。
吴福祥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介绍关于汉语动词重叠所表达的语法范畴的两种主流观点,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汉语动词重叠应视为动量范畴的表达手段。接下来吴教授从什么是动词小称范畴和汉语动词重叠的语义功能出发,详细论证汉语动词重叠在语义功能和形态行为上高度密合于其他语言动词小称范畴的普遍特征,无疑是表达汉语动词小称范畴的重要手段。在提问与交流环节中,吴福祥教授与在座教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氛围热烈融洽。吴教授的讲座视角独到,理论前沿,中外融通,语料丰富,旁征博引,大大拓展了老师们的研究视野。讲座是建校92周年学术活动的有机组成,活跃了院校学术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吴福祥现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汉语历史语法、汉语历史词汇与历史语义、语法化、汉语方言语法史、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演变。出版专著和论文集3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在语法化、区域类型学、语言接触、汉语历史语法和语义、汉语方言语法史以及南方民族语言语法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和前沿性。
(图:何彦诚 文:王容华 审核:刘明录、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