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外院)2021级学生的责任意识,营造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氛围,12月11日下午,外院以线上直播和线下讲堂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新生道德大讲堂。本次讲座由政治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主任何乃柱老师主讲。
活动伊始,何老师介绍了此次讲座的流程,讲座以“志愿服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志愿服务,怎样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志愿服务?他首先从策划预防非典公益活动、参与汶川地震服务活动、创办兰州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经历简述了志愿活动的意义,引申出志愿活动是服务社会、报答社会的活动。紧接着,关于为什么要做志愿活动,他认为参与志愿活动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历练,也是对社会的报答,参与志愿活动是青年应有的担当,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并建议同学们积极担任学生干部、开展社会实践,从中锻炼能力、了解社会。随后,关于如何做好志愿服务活动,何老师以养老院活动为例,不能流于形式,要学会评估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和服务满意度,并给出公益项目化的建议。同时,他从公益市场化讲述国家与企业层层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预示公益事业未来前景广阔,并以师大为例,从公益大众化的方面深入讲述公益活动的成就,凝聚公益力量。关于志愿服务中的问题,何老师给出了聚焦项目的建议,聚焦好特定区域与特定人群,要找到项目的共同点,切入服务对象急需的问题,做自己擅长的领域,同时要学会创新。
最后,进入解答环节,对于同学们关于如何公益带货的疑问,何老师首先从不同的公益项目为切入点,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也可借助外地优势资源带动公益事业发展。关于参加志愿活动的途径,何老师则建议以小团队申报大创公益项目、申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参与。关于如何有效进行公益活动,何老师建议学会寻找长期的志愿项目,也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益服务模式,结合专业特色服务来社会。
本次道德大讲堂,不仅帮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公益活动是助人自助的行为,是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了解社会的必然之举,还加深了其对公益活动的认知,促使同其积极投身公益活动。